东盟外长会期间,中美外长举行了闭门会面。
这场时长一小时的交谈,气氛比外界预想的要融洽,也是特朗普政府执政后两国外长的首次直接接触。
会后鲁比奥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。
他向媒体表示,这次会面并非谈判,而是一场富有建设性的积极交流,美方对会谈结果感到满意。
中美之间重新坐回谈判桌已经是本身的突破。
更关键的是他提到了一件事。
特朗普已收到中方的正式访华邀请,双方正在协调时间。
这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由官方渠道“确认”访华意向。
中美外长刚在老挝破冰,华盛顿的白宫门口,黄仁勋被拍到匆匆进入。
不到24小时,他人已在北京亮相。
7月12日下午,一家美媒记者在白宫外拍到一位熟悉的身影,黄仁勋。
那天他穿着深色西装,步伐很快,没有接受采访。
第二天黄仁勋现身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,成为展会开幕式上的焦点人物。
从中美外长会谈结束到黄仁勋踏入白宫中间只隔了48小时。
再从白宫到北京,飞行时间不到一天。
白宫动手:筹划“总统+商界”模式访华
据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透露,特朗普政府正在筹备一次多层级的访华活动。
不仅是总统级访问,还准备带上30多位美国商界领袖同行,组成一支“复合型代表团”。
过去两年中美在科技、贸易、地缘多线脱钩,官方往来几近停滞。
现在重新启动不可能一下子“全面恢复”。
怎么办?绕开官方路径,先用“商界通道”探路。
1970年代,美国就是通过企业家先行访华试探中方立场,为尼克松访华铺路。
半个世纪后类似的剧本再次上演,这回的主角换成了黄仁勋、AI芯片和全球算力。
黄仁勋不是外交官,但他能进白宫,也能与中方高层闭门会谈。
他不是谈判者,却是路径试探者。
芯片困局:英伟达的两难抉择
从2023年起,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AI芯片的限制不断升级,英伟达的H100、A100等核心产品被列入禁令清单。
2024财年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营收高达170亿美元,占其全球收入的20%以上。
但到了2025年,芯片禁令让这块市场迅速缩水。
英伟达第二财季损失预计超过80亿美元。
怎么办?黄仁勋决定“技术降维”。
他计划在2025年9月推出一款为中国专门定制的芯片,去掉敏感技术,保留推理能力,价格定在6500至8000美元之间。
这款产品不再面向超算中心,是锁定中小企业AI需求。
供应链博览会:一次科技外交的演练
7月13日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现场。
黄仁勋出现在展台,他亲自介绍英伟达新一代AI工业解决方案。
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展会期间的“非公开行程”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黄仁勋与多位中方高层进行了闭门会谈,重点讨论了三件事:
技术出口合规、芯片定制路径、供应链本地化合作。
这些内容表面是商业,但实质是技术+政策的博弈。
中方的态度也不复杂:中美科技战仍在继续,但合作窗口依旧存在,只要不踩红线,愿意谈。
王毅划线,外交布局提前设限
中美会谈中,王毅对鲁比奥明确提出了“四条红线”:台湾问题、中方的发展权、国家安全边界、意识形态主权。
这些问题任何正式访问都绕不过去。
黄仁勋当然不会参与这些议题,但他能感知中方底线,带回给白宫参考。
多线并行:特朗普访华进入实操阶段
王毅与鲁比奥的官方接触是第一步。
黄仁勋的穿梭是第二步。
白宫代表团筹备是第三步。
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中美关系从“冷处理”走向“渐热试探”。
特朗普访华不再只是媒体猜测,进入了实操阶段。
结语
黄仁勋这趟行程既是英伟达的商业保卫战,也是一次科技包装下的外交试探。
他是棋盘上的“马”,灵活跳跃,不走直线;王毅是“相”,定住底线,不越雷池;特朗普,是那颗还未落下的“帅”。
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大概率不会一帆风顺,但这一次至少双方都在试着把手伸出来。
参考资料:
李剑20492025-07-15带上总统口信,黄仁勋闪现北京,特朗普访华确定有戏
满盈网配资-满盈网配资官网-在线炒股配资-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